您的位置: 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

【三得利塑料包装】包装小知识:不是所有的塑料瓶都可以重复利用!


发布日期:(2024/1/29)   点击次数:499

有些朋友出门懒得随身带水杯,都是直接用喝完的矿泉水瓶或饮料瓶二次利用,重新装满水带出门。但是不是所有的饮料瓶都能二次利用甚至能多次重复利用呢?其实,不同类型饮料的包装真的不一样,不是所有的塑料瓶都能二次利用的!

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解答啦!

首先,市面上的饮料包材常见的有这4种:玻璃、金属易拉罐、纸包装、聚酯瓶(PET)。
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,其中玻璃瓶约占30%,PET占30%,金属占比近30%,纸包装占10%左右。

玻璃瓶

玻璃瓶应该是使用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包装。从常见的啤酒,到以前喝的汽水、豆奶,用的都是玻璃樽包装。玻璃包装的优势也很明显:无毒无味、不透气、阻隔性好、价格低廉、不怕热不怕高压、重复利用。

从消费者角度,还能直观看到里面所装的内容物,所见即所得。同时,玻璃包装也有其劣势:自重大,易破损,也不易印刷图案图标那些。因此现在除了啤酒,已经很少饮料类用这种玻璃瓶包装了。

金属易拉罐

金属易拉罐多用来装啤酒、碳酸饮料和普通无碳酸的饮料。同时也分三片罐用的镀锡薄钢板和两片罐的铝合金材料。因为铝合金材料有很好的密封性和延展性,也适合低温存放内容物,安全指数和便利指数都很高,因此现在也成了主要的包装形式。

不过很多凉茶类的金属的易拉罐,用的马口铁罐,优点是不易破损、携带方便。不过马口铁罐的化学稳定性比较差,酸类和碱类的物质,很容易慢慢腐蚀金属,因此一般只用来装无碳酸的饮料。

纸盒包装——乳制品的爱

目前的纸盒包装一般都不是纯粹的纸质材料,而是利乐包、康美包等复合材质包装。复合纸质包装的优点也很明显:里面所使用的PE膜或铝箔可以避光避空气,且对味道不会有影响,因此也成了乳制品爱用的包装。

当然,比起金属易拉罐和玻璃瓶,纸质复合材料在耐压性、密封性、抗热性上都相对差了点,更适合短期保质期的乳制品或饮料。

聚酯瓶(PET)——更方便的塑料包装

现在市面上的塑料包装运用得非常普遍,运用范围也很广,从汽水、果汁、凉茶、酸奶等饮料中都能看到塑料包装的身影。不过,细心的你,如果注意看过塑料瓶子的底部,就会发现会有PET不用编号的图标。

这是国际上的一种通用的塑料分类,不同的编号对应的是不同材料的塑料,有些只能一次性使用,有些可以重复利用,有些不耐热。如果把只能一次性使用的,高温使用,甚至重复利用,对身体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胁噢!



为了不用错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号PET
喝完就丢,不能重复利用。1号代表用的是PET(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),树脂材料。平时大多数矿泉水瓶、果汁瓶、碳酸饮料瓶都是这种。

但:

1)1号PET高耐热为45℃,温度过高会溶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,因此不建议直接用来装开水。

2)1号PET使用超过10个月,可能会释放致癌物DEHP,因此为了保险起见,不建议重复利用,也不建议用来装酒、油等物质。

2号HDPE、4号LDPE

不建议用来装食物。2号HDPE(高密度聚乙烯)、4号LDPE(低/密度聚乙烯),2号HDPE多用来装清洁用品、沐浴产品,4号LDPE多是保鲜膜、塑料膜的原料。

不过这两种的耐热性均不好,受热易变形释出有害物质,因此不建议高温使用。且用来装清洁、沐浴用品后不易清洗干净,易留下残留,也就更不建议二次使用用来装食品了。

3号PVC(聚氯乙烯)

警惕高温、油脂。日常中常见的PVC产品是塑料管道、雨衣、塑料盒、塑料膜,而PVC材质大多含增塑剂,遇高温和油脂时容易析出有害物质。这类材质价格便宜、可塑性强,因此使用普遍。

不过遇高温和油脂时容易析出有害物质,因此不建议用来装食品,更不建议循环利用,如果碰上有瓶装饮料用的是这种材料,也不要购买。

5号PP

能微波炉加热和重复使用的。5号食/品级PP(聚丙烯),是所有塑料中,能放入微波炉加热的材质,因此也多是微波炉餐盒的原料。能耐130℃的高温,小心清洁后可重复利用。
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:很多微波炉餐盒,盒体是5号PP,盒盖确实6号PS(聚苯乙烯),6号PS不耐高温,因此不能一起放入微波炉哦~

剩下的6号和7号,同样也不建议直接放入微波炉,温度越高,易释放的有害物质越多!

大家记住:可以放进微波炉且可以重复利用的——只有5号PP!!

不同包材,也是因产品特质所决定的。其中使用范围越发广泛的塑料材质也成了很多商家的竞争,有些商家可能会宣传自家用的塑料瓶多好多好,甚至可以重复利用之类的。今后,大家可要认准了喔:只有5号PP材质才可以进微波炉+重复利用。


湖北三得利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是专业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塑料食品罐,塑料蜂蜜瓶,塑料易拉罐,高档塑料油瓶的品牌企业,也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产品。如有需要,欢迎来电咨询!

咨询热线
15571371333
在线咨询
二维码
扫一扫关注我们